评论

书评 | 叶壮:焦虑应被善待,而非熄灭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足够温柔与坚定,她不指摘,只帮助。读这本书,就像你碰到了一个嘘寒问暖又医术高明的好大夫,一边给你检查,一边给你宽心。“够暖”,其实是一个难得而积极的评价。

……

书中谈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抑郁症、焦虑症、语言发展迟滞、阿尔茨海默症——但所有这些问题都被预先回归到了更真实的日常生活中。转变为这样的话题:运动能减轻焦虑吗?晚上失眠的人,白天该多补觉吗?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经常夸孩子聪明吗?

——叶壮

书评人简介

叶壮,心理学者。北京社会心理联合会科普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CPA)成员,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 成员。著有《我想谈恋爱:科学脱单指南》,译著《自驱型成长》。

焦虑应被善待,而非熄灭

2019年初,有一家媒体采访我,让我提供一个关键词,总结自己的2018年。

那一年,我过了自己的30岁生日,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开始背负房贷,这意味着逐渐苍老的现实、育儿难度的加大、经济压力的陡增,所以我想都没想,告诉记者:“焦虑,就这个词。”

从差不多那个时间段,焦虑这个词汇一直火到了现在。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能让人焦虑,财务、婚姻、亲子关系、职业生涯,我的一个朋友发过一个朋友圈,说自己上幼儿园的孩子晚上睡不着觉,在被窝里啜泣。当妈妈问她为什么,她告诉妈妈:“我想到南美洲的热带雨林越来越小,小动物们没有家了,就难过得睡不着觉!”五岁多的孩子都能因为大洋彼岸的绿化工作不到位而焦虑,大人们天天愁眉苦脸的,想必是情有可原吧?

但是在“焦虑”的发酵中,我意识到了两条不祥的暗流。

一是面对焦虑,破罐子破摔,既然焦虑已成常态,那就让我们继续焦虑吧,甚至再多焦虑些,也无妨。让我们就此放弃、撒手,如果不配与焦虑谈判,那么就向焦虑投降。

二是将焦虑污名化,但凡感到焦虑,就陷入了一种“有病得治”的状态。就如同白缎子蹭了芥末酱,新买的车蹭了翼子板,洁白无瑕的脸蛋上长了一粒黑头——这点打破完美的负面情绪该被无情地抹去,不留一丝痕迹。

讨论焦虑的人多,体验焦虑的人多,但是敢于剖析焦虑的人少。

在一次论坛上,主持人让我谈如何降低焦虑。我说,焦虑的感受可能是负面的,但焦虑的功能完全可以是正面的。假设我今天来开会,航班临时取消,如果不是因为我焦虑而立刻奔向高铁站,在路上火速买下最近一班的车票,那我估计坐不到这里来。我觉得焦虑应该被善待,而非熄灭。所谓善待,是认识它、分析它、处理它、离开它。我们都有很多事值得焦虑,但我们不该选择性忽视焦虑的因由与功能,单纯因为它带来的体验不好,就一味地把“抗焦虑”当做绝对的政治正确。

面对焦虑,不问因由,就求消灭它,就像小腿抽筋,不做判断,直接做了截肢。但人们对焦虑的了解,恐怕要比对抽筋的了解更少。在焦虑的时候,真该少些当头棒喝“不许焦虑”的武断,多些带着我们解读焦虑,认知自我的向导。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推荐《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这本书聊到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大量生活现实,而那些现实中的困扰——教育、睡眠、衰老等等,都有可能是一个人焦虑的因由。

这本书的专业性与实用性不用太多着墨,作者团队和行业影响,已经有了足够的说服力。我想说的,是她不同于其他“抗焦虑手册”的三点。

一来,她能有温度地增进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一本探讨心理健康的书籍,不该是冷冰冰的。把人当做机器,而解决人的问题就是解决机器的问题——这种思路在心理健康类的书籍中行不通。缺少人文关怀与暖心气息,是心理健康领域很多糟糕读物的通病。如果一本书在解读心理健康的时候,或明或暗地指出这方面需要帮助的人就是“有病”甚至“有罪”,那可是一屁股坐到了读者的对立面上。《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足够温柔与坚定,她不指摘,只帮助。读这本书,就像你碰到了一个嘘寒问暖又医术高明的好大夫,一边给你检查,一边给你宽心。“够暖”,其实是一个难得而积极的评价。

二来,她探讨了很多真实接地气的生活事件。没有教科书中长长的前言导论,也没有论文集里难啃的数据统计,50个来自生活的问题,力求起到能回归生活的影响。书中谈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抑郁症、焦虑症、语言发展迟滞、阿尔茨海默症——但所有这些问题都被预先回归到了更真实的日常生活中。转变为这样的话题:运动能减轻焦虑吗?晚上失眠的人,白天该多补觉吗?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经常夸孩子聪明吗?

如何能够兼顾文字的科学性和吸引力,是所有科普工作者的必修课,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的很好——读着不累,分外有用。

最重要的,我觉得这本书本身,不传播焦虑。如果你对于心理自助类的书籍有些了解,你会发现很多这一话题下的书籍,不仅没法抚平焦虑,反而更容易激发负面的感受。或许是出于对噱头的需要,或许是因为作者本人的局限性,太多心理自助书籍没有扮演好安抚者的角色,反而进一步激发了读者“我不够好”“都怪我”或者“都怪别人”的情绪,没读就够焦虑,读完了反而更焦虑。但是《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她没有把所有的烦恼甩锅给原生家庭,也从不告诉人们所谓痛苦都是命运的“考验”,更没有狂灌“杀不死你的让你更强大”这类鸡汤。她讲事实、谈科学、说道理,不经意间,你会体验到被治愈的感觉。

太多的心理健康书,让人越读压力越大,一边读一边想“原来我这也没做对,那也没做对,活该我难受”,反而给心理健康更添乱。所以我非常推荐科学暖心的《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帮助你在焦虑时代,寻找积极人生的新可能。

(本文图片选自《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一书中的插图)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

陈祉妍 等著

内容简介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是依托全国大规模学术调研,经过题库编撰、专家审核和多轮编写讨论形成的科普手册。该手册面向普通大众,通过故事引入和专家解说的方式向读者呈现,涉及心理疾病、心身健康、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与原理,覆盖大众群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困难情境或误区,通过了解背后的知识及应对方法,能有效帮助大众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提高工作与生活的幸福水平。

作者简介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心理健康蓝皮书系列《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的副主编。主编《中国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报告》《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报告》等书籍;译有《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史》《理解之谬改变之谜》《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等著作。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开通视频号啦!

关注更多精彩视频!

小红书

微信视频号

哔哩哔哩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下设哲社、文史、政法和经管四个编辑室及威科项目组,主要承担文史哲及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著作的编辑出版工作。出版物包括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辑要》、“大师文集”等为代表的多种学术译介和学术原创著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