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瑷珲县志》“居廉怀让”考

民国九年《瑷珲县志》艺文志诗词一栏中,除了诗歌和楹联外,还收录了当时名人乡贤赠送主纂徐希廉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居廉怀让”题字,这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边官文人宋小濂所赠。宋小濂(1860-1926),字铁梅,又作友梅,吉林省双阳县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李金镛赏识,到漠河金矿主文案及交涉事宜。李金镛病故后,委为金矿提调,后随金矿局迁到瑷珲。光绪二十六年,上陈《东三省善后十二策》,被召入黑龙江将军幕府,先后任同知、道员、外务部议约顾问、呼伦贝尔副都统、黑龙江巡抚、黑龙江都督、参政兼中东铁路督办等职务。工诗善书,“吉林三杰”之一,著有《呼伦贝尔边务调查报告书》、《会勘中俄水陆边界图说》、《北徼纪游》、《晚学斋诗草》等。据史料记载,宋小濂和徐希廉曾经有过一段难忘的交集,可谓是患难真情。

徐希廉像

《瑷珲县志》记载的原文题字是:“居廉怀让。世上许多不了缘,尽自不廉生出;人间无数难消气,都从不让起来。”并附以题跋:“惟述之仁兄平素卑谦,俗慕和蔼,尚何患乎不廉,尚何患乎不让?然廉让美德也,居怀常事也,君子学无止境。光绪庚寅秋同事漠河矿局,嘱作座铭,以居廉怀让四字归之,以尽友朋之道。是为跋。友枚弟宋小濂敬题。”从题字和跋文来看,宋小濂和徐希廉是好朋友,并且很尊敬和仰慕他,称赞其有廉让的美德,并期许徐希廉应保持好这种君子之风。关于“居廉怀让”中的“廉让”二字,原来指的是地名,是廉泉、让水的并称,两水都在陕西境内。据《南史·胡谐之传》记载,南朝时范柏年本属于梓潼人,按照土断的划分属梁州华阳郡。刚任梁州州将时,出使都城询问政事,参见宋明帝。明帝在交谈中提到了广州贪泉,于是问范柏年:“你所在的州有这样的水名没有?”范柏年回答说:“梁州只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明帝又问:“你的家在什么地方?”范柏年回答说:“臣居住在廉让之间。”明帝感叹他善于应对,由此被赏识,最终官至梁州刺史。“廉泉让水”也就成了典故,比喻为官清廉,也比喻风土习俗淳美。清代黄作柽游廉泉让水,曾作《廉泉让水歌》:“我愿来此地,卜居远市廛。置身廉让间,仰企范柏年。”意思是愿长期居住此地,做范柏年那样的人。廉泉让水在今天的陕西汉中市辖区,所以汉中博物馆有楹联“文川武乡英雄地,让水廉泉礼仪邦”,赞美汉中人才济济,民风淳朴。另外,网上还有“身置秦汉以上,身居廉让之间“的楹联,都是指高雅的情怀和清廉、谦让的品德。

宋小濂像

从题跋中可以看出,宋小濂和徐希廉两人在光绪庚寅秋,也就是1890年秋,在漠河金矿为同事。当时,宋小濂随同李金镛在漠河筹办金矿,这年秋天的八月四日,李金镛积劳成疾,因病逝世。由于李金镛突然病逝,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担心金矿出乱,派遣黑龙江城参领绰哈布火速带人前往,掌控局面,会同金矿负责人袁大化共同处理善后事宜。随同绰哈布从瑷珲一同到漠河有四人,其中就有徐希廉。据宋小濂《北徼纪游》记载:“事出仓猝,依军帅以边矿重要,恐有他变,急檄黑龙江城绰胜亭参戎来漠,帮同照料。随来者为希述之、胜寿卿两笔政及多荣封、郭凤石。诸君抵漠后,与袁文广和衷共济,事无大小,无不熟商妥筹,以期善后。外事稍有就绪,即会商将李公生平政绩及创办漠河矿务各节,造印事实清册,禀恳奏请从优议恤,并宣付史馆立传,准于原籍建立专祠,更请给恤银三千两以为归葬之费。二公此举,可谓无负前劳矣。绰参戎之奉檄来漠也,原属暂时帮同料理。至冬月中旬,遂奉调回黑龙江城。”《瑷珲县志》“忠义”绰哈布传中也有关于此事记载:“十六年秋,派充漠河矿务会办。彼因秋亭李都督作古,委袁行南代理,当即调派希述之、胜寿卿、多荣封、明凤石诸人于八月间抵厂任事,随带司员,盘查一切货物,并清算各帐。”文中希述之就是徐希廉,字述之,多荣封即于多三,字荣封。徐希廉和于多三都是瑷珲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先后任库玛尔路鄂伦春协领,均为一门豪杰,有很好的政声和家风,各自的孩子徐荣奎、于文志也都牺牲在抗日疆场,为后人景仰。

中性笔录宋小濂句

宋小濂和徐希廉年龄相仿,相见时三十左右,又都是有抱负的青年才俊,可谓志趣相投,一见如故,经过短暂的共事后,他们各自回到了原来的岗位,这段经历也成了双方难忘的回忆。宋小濂“一生风雪在筹边,黄沙黑水二十年”,大器晚成,四十岁后在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帐幕,其才华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官职一路高升,先后任呼伦贝尔副都统、黑龙江巡抚等职务,成为清末民初黑龙江最著名的爱国官员之一。徐希廉则是土生土长的瑷珲汉军,其祖上清初抗击沙俄由宁古塔迁来。徐希廉由户司笔贴式出身,出征过奉天买卖街等处,官至山海关副都统。晚年归乡里,任库玛尔路协领,他热心公益,组织人员搜集资料,主纂了《瑷珲县志》,这是黑河区域内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方志,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地方史资料。

瑷珲老房子

瑷珲历史文化厚重,是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英雄辈出,名人荟萃,他们的事迹也广为传颂。尤其在历史深处和史料间也留下了很多文人轶事,比如“居廉怀让”这一典故等等,这些往事常读常新,是“家国瑷珲”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英雄之城”的精神财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