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 | 兰香四時——陈丹芝中国画作品展

兰香四時——陈丹芝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4年10月16日 ~2024年10月28日

(不设开幕式)

展览地址: 博雅艺文空间 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西路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7栋负一层

观展时间:周一~周六 10:00~17:00

周日不对外开放

主办单位:深圳博雅艺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深圳市常瀚斋文化传媒 有限公司

画家简介

陈丹芝,号常智,广东省普宁市人。1994年毕业于广州美院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就读中国国家画院首届高研班姜宝林工作室;2007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2016年、2018年游学美国、希腊、意大利、法国、奥地利;2019年就读韩天衡先生高级创作实训班;2019年就读中国书法出版传媒首届书法理论与创作研修班, 2022年就读陈海良书法名家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城市艺术专业委员会艺术委员,中华(香港)文化艺术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美协理事,民盟深圳市委员会美术支部委员。

主要活动

2010年11月《美术报》推荐当代最有潜力的十名画家;2011年3月深圳美术馆个人展览,2012年四开画册《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陈丹芝作品精选》,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2016年美国硅谷美术馆展览。画家将古典家具、兰竹以现代平面构成的方式重构,大面积留白,刻意消解空间性和现场感,而古典的图式、传统的笔性与现代的构成方式对照出一种极具现代意识的张力,将观者带入一种含蓄、蕴藉的意境中。其家具用笔含苍带润,墨韵平和淳厚,花卉逸笔率真,散发着浓郁儒雅的书卷气,形成了个性鲜明的风格。

重构的高雅依旧的清幽

——读陈丹芝的花鸟画

徐恩存

读画家陈丹芝以兰花为主题的花鸟画,仿佛在读一首婉转含蓄的诗,让人体味到一种高洁、典雅、清幽、隽永,回味锦长。

古往今来,以兰花为题的画家不计其数,然而真正有创意者、深入其本质者,并赋予感怀式的抒情者,实乃寥若晨星。陈丹芝的兰花作品的确不俗,画面漾溢着难得的逸气,无疑,在这里画家以艺术的方式衔接着中国文化的深层精髓,领略着艺术生命与自然生命合一的忘我境界。

原来生活-听香 217 × 70cm 2005年

只要细读陈丹芝的作品,不难领略其艺术的不同寻常之处的,透过作品表象走近作品深层,感觉到画家意欲表达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取向;而在实际上,陈丹芝以为题的创作,表达的乃是超越物象之外的人文精神关怀和自我心灵世界,也就是说,在陈丹芝笔下是以象征符号出现的,是画家以内心为主题的载体,因此,秀润、清雅、潇洒的兰,在枝叶交叉中,呈现为脱俗的高雅。

笔墨的潇洒与分寸感,恰到好处的表现了精神的孤傲和画家自我的生命情操,因此,陈丹芝在处理上,独具匠心与睿智,突破了千古戒律与约定俗成的规范,将进行了现代意味的平面空间重构,让传统精神中的永恒因素进入现代文化语境和现代空间之中,使之在贯通古今中,获得新的读解和意义。

原来生活-听香 136×68cm 2012年

可以肯定的认为,陈丹芝的,作为艺术文本,构筑的是自己的精神空间。

在她的视野里,体现的是人性和个性,具有历史的和美学的色彩,经她在画面上的重组与构筑,一向视为传统符号的,在当代气息和古典遗韵水乳交融中,柔弱的兰花形象在现代文化语境中既灵动又幽远。画家营造的是一个明亮而又温馨的世界。

拥有自己的空间不是一件易事。在一个浮躁与喧嚣的时代,执着于自我的选择,默默的寻找清净与静谧,在无我之境中守望着一种高洁与典雅的精神,并从中获得充实与丰满,是陈丹芝卓而不群的文化立场与态度。

画之本法的角度,去看陈丹芝画兰,可以感受到她对笔墨、材质的敏锐感觉,在《楚泽系列》中,她充分展示了对笔法、墨法的良好感觉和悟性,逸笔草草的兰花,在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画凤眼中,被表现得情致入微、韵致绵绵,在看似不经意的用笔中,线的一波三折、顿挫节奏与韵律感,在墨色的干湿浓淡与轻重缓急中被表现得恰到好处;而女性的心态与对世界的把握,更成就了陈丹芝画,兰叶的飘逸、灵动,兰花的含蓄、澄明,不但传达了画家的内心世界情境,也传达了源于感性生命生动形式的兰花意象的郁勃生机。

兰花条屏115 × 26cm 2009年

在高雅与清幽之中,兰花虽未完全脱离物象,但我们明显地看到,陈丹芝是以画气不画形的理念去取舍与表现物象的,其意在于营造更高的艺术境界。

以《原来生活》命名的系列作品,在画幅中题命为听香,这是一种暗示和隐喻,结合画面中多种意象及其空间的构架,画家的用意是,把原来的生活重组、拆装,使其显示为一种现代空间图景。譬如,竹廉的半卷或垂落与兰花的组合,几案、青灯、黄卷与兰花的组合,太师椅与兰花的组合……等等,都体现为在一个时间中多个空间的集中展示,使旧有的生活图景,在漾溢着书卷气、文化气、贵族气的同时,成为空间中物与物的关系的现代解读与阐释;画家制造的是一幅幅艺术幻觉,是逝去岁月的重述,我们已经离这个时代很远,但是,我们在原来生活中,发现幽幽放香的兰花代表着古老文化的纵深,而传统的笔墨与现代的构成文本留给我们的是——今人如何思考这种典雅的文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