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为什么无法真的读懂一本书?

原标题:为什么无法真的读懂一本书?

人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困惑,明明读了一本书,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忘掉了。甚至别人谈起那本书的内容,自己竟然一无所知,还被人嘲笑没记性。那么,为什么无法真的读懂一本书?

虽然读书是无功利的行为,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功利属性。有人读书为了增长见识,有人读书为了消遣,有人读书为了学到一些技术,有人读书是为了泡妞。目的不一样,取舍也不一样。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人们无法真正读懂一本书。

作者写书的时候,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却并不一定能够熟练使用文字,也不一定能用文字做到精确表达。即便作者认为用文字做到了精确表达,也不一定能精确传达意思,不一定被读者理解。很多读者的解读都是片面的,是误读,而不是正解。即便有读者声称正解某部作品,也只是从个人观念出发,做了一定的解读,或者按照主流意识形态观念做了解读,却并不是真的正解。如此来看,读者似乎陷入了偏执的境界,该如何克服呢?

书籍有很多,读者可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就好像阅人无数的人一样,具备一定的识人本事,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想法。读书也是如此,读多了就会明白很多道理,但要想读懂一本书,还真的很难。一本书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并不是偶然产生的。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套用一下这句话就是,“一代有一代的书籍”。《水浒传》只能产生在明清时期,不可能产生在当代。《白鹿原》只能产生在当代,不可能产生在古代。只是语言就做出了分界,就更别提作家的经历和创作思路了。

试着读懂一本书,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了解作者的思想,进而通过书中的文字做进一步了解。当然,很多书并不是读者理解的那个样子,而是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存在,就好像大江大河,读者只是“取一瓢饮”,还不一定喝痛快了。读者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并不一定放下现有的知识以及逻辑判断,去完全认同书中阐述的思想,而是会有所判断,有所借鉴,有所摒弃。如此一来,读书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就像佛家说的“所知障”一样,知道的越多,判断越多,认知障碍也就越多,影响接受速度和效果。为什么小孩子接受能力强?因为他们的认知系统不完善,没有多少知识储备,也没有多少逻辑判断,全盘接受,深信不疑,当然会接受快了。而成年人大多思想复杂,不容易全盘接受,加入判断和推理是在所难免的,不然会被人牵着鼻子走,也就上当受骗了。但有了很多的判断和推理,反而影响接受速度和效果。

读者阅读一本书,只能“活在当下”。读书深入或者进入浅层,都能获得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也不一定可靠。人们深信这种认识的可靠性,还认为这种认识就是真实的认识,其实只是自己产生的认识————被书本中的内容激发后产生的,带有主观片面性,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想要读懂一本书,只能说相对读懂,却不能全方位理解。即便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学者也不敢说读懂了《红楼梦》,就更不用说读大量的书籍了。有女教授解读《论语》,说的头头是道,却忽略了《论语》产生的社会环境,只是进行了现代化的解构,怎么说都是一种严重的误读。

人们会产生遗忘,读书也是如此,当时感动得稀里哗啦,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捧读的时候,竟然忘掉了很多情节,也不觉得有什么感动的思绪了。即便记性好的人,也不能完全阐述书中的内容,就更别提记性不好的人了。大多数人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也没有长久准确记忆的能力。读过一本书,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哪怕当时认为已经完全读懂了,过一段时间也就不记得了,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认真读过。倘若动了笔墨,一边读一边记录,还有些印象,而大多数人基本上不动笔墨,直接开读,算是比较潇洒的行为,却始终无法窥其堂奥,无法完全读懂。

即便如此,读者还是要阅读,甚至要博览群书,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并非读书越多越反动,而是读书越多越聪明,而且还会和古人神交,和外国人超时空对话,算是一种超越世俗和功利的精神活动。读书好处多多,但前提是读好书,而不是胡乱阅读。既然无法真的读懂一本书,那么人们就没必要苛求自己了。多读书总是好的,哪怕只是误读,也会逐渐修正,逐渐完善,逐渐进步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