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莫言童年:因为饥饿,大家会把煤块当“饼干”嚼,越嚼越香

原标题:莫言童年:因为饥饿,大家会把煤块当“饼干”嚼,越嚼越香

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刚刚过去,虽然我们的作家又一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是在2012年,一位来自山东高密的作家却打破了这个现象,这个作家的笔名叫“莫言”,原名叫管谟业。“莫言”两个字,解释起来就是“不说话”。但从生理角度来说,人是社交型的生物,说话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莫言这位大作家,为什么会“不说话”呢?这个问题对于小时候的莫言来说,大概是饿的不想说话吧。

1955年2月中旬,莫言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平安庄。这里原本是一个挺好的地方,但家里人对于莫言的到来并不觉得惊喜,因为那时的人们都很穷,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少一口食物。准确地说,应该是少一口可以吃的东西,毕竟,在饥饿的时候,草根、树皮等,都是大家的食物。于是,在1961年的春天,莫言吃到了一种特殊的“饼干”——煤块。这个时候的莫言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学校里拉来了一车煤块,亮晶晶的,看上去质量不错。

但是,正在上学的小孩子根本没有见过煤块这种东西,对于煤块的好奇,和饥饿的感觉,让他们觉得,这些东西也许可以吃。所以,一个大胆的孩子试探性地拿起一块,放到了嘴里咬,然后像吃饼干一样嚼起来,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看那个孩子越嚼越香,其他孩子也一拥而上,莫言自然也在其中。后来被村子里的大人们看到了,也扑上来抢煤吃。这种“荒唐”的事情,也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可能出现。后来莫言在他的《吃相凶恶》里,详细地回忆了这件事情,并且还讲了另一件事情:

春节的时候,村子里每户人家可以得到半斤豆饼,村长让大家领回去过年,于是大家都欢欣鼓舞去领取豆饼了。“我”的奶奶分给“我”杏核大小的一点,“我”放在口里,只觉得香甜无比,都舍不得往下咽。还有的有人会用衣襟兜着豆饼,一边往家走,一边往嘴里塞。“我”的一个孙姓邻居就是这样,人没到家,豆饼就吃完了。可那些豆饼不是发给他自己,而是发给他全家的。邻居到家后,老婆孩子没见到豆饼,就开始疯了一般对着他大吵大闹,拳打脚踢,邻居也不反抗,毕竟是他对不起老婆孩子。

当天晚上,邻居就出事了,原因和余华小说《活着》里福贵的孙子苦根差不多。苦根是吃了太多福贵给的豆子,不幸撑死的,这位孙姓邻居则是豆饼吃太多,口渴难耐,喝了很多水,豆饼化开,胀死了。而且邻居并不是个例,这个年关,村子里胀死了十七个人。以至于后来,“我”在饲养室里喂牛,偷吃牛的饲料豆饼时,都会很小心。有读者认为,这样“荒唐”的事情,一定是经过莫言加工的,毕竟莫言的小说,都带有“魔幻”色彩。

但是不要忘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莫言在《吃相凶恶》的最后写道:“为了吃我浪费了太多的智慧,现在吃的问题解决了,脑筋也渐渐地不灵光了。”这当然是自嘲,但笔者却意识到另一件事情:有尊严的前提是填饱肚子,在感到饥饿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会“大打折扣”,没有士兵人愿意空着肚子上战场,也没有作家愿意空着肚子写作,大人会和小孩抢煤吃,一家人会因为半斤豆饼反目,就是最好的证明,甚至连莫言写小说的初衷,也和食物有关系。

2012年,莫言知道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天中午,他吃的是饺子,后来媒体问莫言最喜欢吃什么?莫言坦言说是饺子。这大概也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吃够饺子吧。莫言小时候,家里来了个大学生,大学生告诉莫言,他在济南认识了一个很“腐败”的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而当时的莫言就在想,如果自己将来能够写出一本好的小说来,是不是也可以一天三顿吃饺子?这就是莫言写小说的初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