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新书架 |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关于长江的一次严肃的“田野调查”

原标题:新书架 |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关于长江的一次严肃的“田野调查”

中国画家高翔和法国记者旅克·理查德(Luc Richards) 2006 年从上海出发,逆长江走往青海源头。沿途采取步行、坐船、租车、乘班车,搭拖拉机和任何可以借用的当地交通工具,以最大的可能选择贴近这条流经最广袤地域的河流的路径。

高翔与旅克在上海南京路旁的小里弄写生 2005

二人以行走的方式,沿途分别用绘画和文字两种不同的记录方式来丈量发生巨变的长江及沿岸的地理和人文。 这是一本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风景写生集,而是关于长江的一次严肃的“田野调查”— —两位作者带着对生活的赞美和关怀,对长江大胆地进行了一场艺术性和纪录性并存的考察。

高翔 著/绘/译 [法]旅克·理查德著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活字文化 X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X 纯粹向度联合出版

法国人旅克·理查德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用文字描述了沿途看到的一切——直接、真实,没有丝毫的修饰——长江中、下游(旅克·理查德著);艺术家高翔则怀着一个中国人对本土山河的厚重情感,用色粉笔速写了进入他眼中的风景,同时日记旅途的每一瞬间——长江中、 上游+长江上游(高翔著)。高翔沿途绘有二百余幅色粉画和36篇日记,旅克写有10 篇游记,本书选编156幅色粉画和两人共计47篇旅行笔记,以图文书的形貌编辑出版。 长江从东向西贯穿中国全境,是中国第一大河,它的每一刻变化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和国家的缩影。2006年前后正是中国社会变革最激烈的时刻,也是长江沿岸自然和人文景观发生巨变的一段时间,两位作者彼时的行走,让我们看到变化中的中国——下游当代和先进的社会发展对比上游原生社会的落后与宁静。

以下选自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一书,由出版方授权发布。

画家高翔的诗

于 坚

这批色粉画完成于 2006 年,充满诗意。诗意在我们的时代越来越罕见,如本雅明所言,这是一个灵光消逝的时代。消逝,每时每刻都在消逝,灵光,就是在以往年代以守护它为己任的艺术活动中也越来越暗淡了。

所以,我看到高翔这批作品时,感觉到灵光再现。这位画家很浪漫,他不是那种清楚地知道 自己利益所在的画家。他画了一些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东西,这些东西完全没有市场,“市场”这个词如今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光芒万丈,已经成为艺术的第一标准,没有市场,那就什么都不是。

但并不意味这不是艺术,只是在市场上它不是艺术而已。时间还有另外一种标准,比如那些 中世纪教堂黑暗地窖里匿名作者的圣像画。 高翔画劳动者,流浪者,信徒,拖拉机,酥油,寺院,菩萨,公路上的儿童,牛,蘑菇,通 向不明之地的道路,故乡……朴素,真诚,赞美也忧心忡忡。

高翔是一位诗人,他的眼光注意的是我们时代的唯物美术不屑一顾的方面——生活世界,表达其恒常和危机。他画了现代朝圣者和他们的处境,这些朝圣者乃是生活世界的朝圣者,守护着一种古老的生活:劳动,敬畏,相爱。

世界对于高翔来说,乃是一永不确定的调色盘。师法造化,就是道法自然,写生。生生之谓易,大地,世界之生动,永远是艺术的导师。 高翔来自学院,早年研究莫兰迪,完成过一本研究莫兰迪的杰作。学院并未令高翔成为所谓的学院派,他离开画室,走出彼得堡,走向了大地。这是与 当代走红美术不同的另类道路, 承接的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早期那个为人生而艺术的传统。

他呈现了一个危机中的世界。这个世界将要被拆迁,抹去。高翔不是惋惜,怀旧,而是保存记忆——这个世界在时间中(它的野蛮和宁静)的痕迹、线条、 色调和心事。这导致了一种风格,激越粗糙而动感强烈的线条和有些阴郁的色块,表现的,而又是古典的。死亡令一切线条都带上了忧郁的落日之色,暗红、炭黑、枯黄……高翔敏锐地注意到此。

大地性在我们时代日益式微,正在被各式各样的转瞬即逝的观念遮蔽起来。 高翔试图复活的是18世纪自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开始的左派传统,晚近还有柯勒惠支(Kathe Kollwitz)、凡· 高 ( Vincent Willem Van Gogh)、高更(Paul Gauguin)、蒙克(Edvard Munch)…… 如今已经不多见。当代艺术越来越成为商业主义的观念象牙塔。高翔的这批作品别具一格,令我们再次想到那个终极问题,艺术何为?

2020 年11月11日于昆明紫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