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玺璋:因为我们上面谈了文艺与政治。其实政治不光关心文艺,关心的事情很多,也关心历史。我看我们2014中国文艺推介的作品其实历史题材的作品还是很多的,当然这里边有文艺的作品,也有历史方面的一些作品。政治关心历史嘛,首先是给历史设定了很多条条框框,给历史人物会挂上很多牌牌,这个东西就是限制,其实不光是限制文艺的表达,也限制历史的表达,甚至影响到一般读者或者观众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就标签化,就变成了既成事实,谎话说一千遍就成真的。大家知道杨天石先生是专门研究蒋介石的,蒋介石的标签化大家都很清楚,我们也想听听杨天石先生的讲解。
杨天石:早些年有一种说法,叫史学危机。就是说历史家把书写出来以后,出版社不愿意出,或者说出版以后销量很小,一本书能够印一千册、两千册,这就算不错了。但是这两年我觉得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就是说从史学危机变成了史学兴盛,变成了史学热,社会上有一大批历史的爱好者,讲座很多,出版的图书也很多。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那么多读者关心历史,实际上关心历史不仅仅是关心过去,而是关心现在,关心中国的未来。
史学我觉得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必须是真实,史学必须是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史学不能有任何一点虚假的成分。中国古代最看不起假的历史,把假的历史称之为秽史,就是污秽的历史,所以真实是历史的生命,是历史的第一也是唯一的要求。历史的第二个要求,我觉得就是要全面,就是说历史不能有片面性,不能够只看到一个方面,看不到另外一个方面,不能够肯定一个方面,否定另外一个方面。所以在我看来,一个是真实,一个是全面,做到了这两点,我就觉得符合好的历史的基本要求。
我想借这个机会推荐两本历史著作,一本就是郭德宏教授编写的《王明年谱》,王明这个人大家很熟悉,他开始的时候是左倾机会主义者,抗战时候他是右倾机会主义者,王明离开中国以后,晚年是生活在苏联,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一个非常坚决的反对者。对这么一个人,我们很容易完全否定他,很容易不去注意他。但是郭德宏先生花了多少年的精力编了一部七八十万字的《王明年谱》,这本书的特点,一个是材料比较完整,作者不仅充分大陆保存的各种各样的王明的档案资料,而且特别要提出的是用了许多保存在俄罗斯的,也就是前苏联的资料,这样的话,就可以给我们研究王明这个特定的历史人物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过去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过程里边,经常要碰到王明的问题,碰到王明的问题最感到困难的是看不到资料,或者说资料是残缺不全的。王明在苏联写过一些回忆录,这个回忆录由于种种原因,第一是错误很多,第二,王明有时候说谎,讲的是谎话,在历史上找不到可靠的证据。郭德宏先生这本书,我觉得提供了比较完整的中外文的档案资料,摆事实,讲道理,这样的话,就给我们研究王明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物元素的,缺少了某一个类型的人物历史就是片面的,就不可能取得完整的全面的认识。
另外我想推荐的就是茅海建先生的《戊戌变法的另面》,茅海建先生是戊戌变法史的专家,他已经发表了很多作品。张之洞档案就保存我们研究所,多年以来很少有人利用,茅海建先生坐下来,潜下心来仔细地研究了保存在我们研究所的张之洞的档案,因此对戊戌变法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看到了许多过去我们看不到的方面。对张之洞这个人,我们过去认为他是洋务派,或者说甚至于认为他是一个顽固派。但是在戊戌变法这个时候缺少了张之洞这么一个人物,戊戌变法史的研究也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所以我觉得这两部历史著作为我们真实的全面的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提供了许多值得我们进行思考的新的角度、新的问题。因此,我推荐这样两部历史著作。谢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