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中文、英文和德文版 |
近日,外文出版社耗费两年多时间精心打造的中、英、德文版图书《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问世,并于10月10日举行了隆重的新书发布会,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本书主编者、出版史研究专家肖东发教授以及业界的多位专家、多家媒体出席了发布会。
《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一个颇具中国特色而又充满现代感的书名,追溯中华三千年出版文化的精华,又紧扣新世纪蓬勃发展的时代脉搏。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蔓延数千年,从未中断。中国图书出版业不仅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留下了浩博的经典,而且经过近百年的改革更新,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和繁荣的发展前景。本书根据中华文明的整体特征和中国出版文化的独特性,以出版介质和出版方式为切入点和关注点,以中国出版史进程中的经典作品、重点出版机构和重要人物为中心,将三千年中国出版历史分为甲骨竹帛时代、纸写本时代、手工印刷时代、机械印刷时代和21世纪“大出版”时代几个专题,突出描述了中国当代出版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当代出版与世界交流及对世界出版业的贡献,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出版史中的重大命题,力求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来反映中国出版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全景与丰富内涵。
作为首部多文种的、以全世界受众为读者对象的中国出版史著作,该出版项目可以说实现了强强联合。本书主编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肖东发,从事中国出版历史与文化研究三十余年,创作了《中国图书》、《中国编辑出版史》等多部出版史研究著作。不久之前,由他担任常务副主编的国家社科重点课题——九卷本《中国出版通史》刚刚出齐。可以说,他对中国的出版历史极为熟稔。
而本书的出版者外文社成立于1952年,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它一直担负着党和国家对外图书编译出版任务,曾用43种文字翻译出版了大量党和政府重要文献以及领导人著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文种编译出版方面更是倾力以赴。可以说在图书出版,尤其是对外图书出版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雄厚的实力,对于国际图书市场以及怎样吸引国际受众可谓驾轻就熟。
为了真正打造一部面向国际受众的精品图书,外文出版社还特别聘请了华裔德籍设计师刘扬女士进行设计,刘扬女士长期在德国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在她的努力下,该书既有充满古朴的沧桑感,又具有靓丽的现代感;既饱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又富有强烈的国际化特征。因此,本书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同样不容低估。可以说本书的成品本身就是中国出版的一张“名片”,是中国出版特色、水平和成就的代表和展示,读者在拿起该书的时候,就能强烈感受到中国出版的魅力。
一年一届的法兰克福书展即将在德国开幕,此次书展的重要性在于,它不再单纯是全世界读书人的节日和欢聚盛会,而且也是中国第一次成为这一世界盛会的主宾国,全世界出版人和读者的目光将聚焦于“中国出版”,聚焦中华文明,如何用世界性的语言和形式将中国出版文化的三千年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共飨中华灿烂出版文明的瑰宝,是2009年中国出版界的一个重要使命。
《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这本书无疑将成为法兰克福书展最为切题的主菜之一。巧合的是,本书主编肖东发教授恰恰是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题馆展览脚本的主要执笔者;而本书的设计者刘扬女士则恰恰是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logo的设计者,她目前正在筹备在书展上举行一次国际性的图书设计与制作论坛,论坛讨论的主题正是本书。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