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观点
反思:岭南文化未过长江
省政协委员、珠江电影制片公司一级编剧邓原认为,广东有很多精英文化,特别是近百年的中国近代史舞台上,很多名人都是广东人,如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
其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出过不少影响全国的好作品,比如电视剧《英雄无悔》、《情满珠江》、《公关小姐》,都是反映很正面的形象。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这方面的作品很少。现在的影视作品比较熟悉的像《外来媳妇本地郎》和《七十二家房客》,个中人物的形象都比较俗,但市民却喜欢,可是在外省人看来,广东缺乏精英作品,这样的情况一旦持续下去,就容易让人误读。
省政协委员、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田丰分析说,广东人的普通话水平比起其他省份的人来说,确实是差了一些,可春晚也没必要将这一点作为节目的卖点,当成“包袱”来抖。
广东人在春晚中形象几十年没进步,田丰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岭南文化的传播没能“越过长江去”。田丰表示,近代以来,岭南文化和岭南人物对中国的社会进程影响巨大,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创自广东的电视剧、歌曲也曾“火”遍全国。可随着一些学者、文化人才的“北漂”,岭南文化的传播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网友热议
太敏感反而让人觉得没自信
除了政协委员的关注,本报的报道更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观点一:“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网友认为,广东人还是有很多优点的,现在文化多元化,大家都会包容,以平常心看待,没什么大不了的。
观点二:小品不只针对广东人
也有网友认为,如果这样就认为影响广东人形象,那么春晚小品中北方人、农村人的形象更受影响,他们被讽刺得更多。太敏感反而让人觉得没自信!
观点三:广东人不爱看春晚所致
网友“潜龙在洋”认为,广东人不喜欢看春晚,拿广东人开涮得罪的人也就不多了。如果广东人多看春晚,肯定不是这样子的。
网络调查
五成认为贬低了广东人
广东人的形象到底啥样?昨日早上开始,大洋网推出了以上两个调查,立即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
截至晚上8时,已有1769名网友填写了问卷,其中近八成为广东人。
在“你认为央视春晚贬低了广东人形象吗?”的调查中,投票者中超过五成认为:“是。”
文/记者林洪浩、黄蓉芳、何有贵、罗桦琳 杜娟、蒋悦飞、石善伟、陆建銮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