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界有两位妙人,一为任志强先生,一为潘石屹先生。因何这样说,公众大致都了解,就不必笔者在这里再说什么了。这里只说潘先生,最近他又抛出一番谬论:如果大面积的房地产商"死亡",国内房价不但不会跌,反而会继续上涨。
(9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
具体说来他的推理是这样的:他首先将房子比喻为"煤"、"猪肉"和"奶粉",那么,"关掉的煤矿越多,煤的价格越涨。关掉的奶粉厂越多,奶粉的价格就越涨。没有农户养猪了,猪肉的价格就涨。"于是,当大面积的房地产商"死亡",市场上房子的供应量便会减少,而在需求一定的情况,房价只能往上涨,因为市场的局面是供不应求;相反,当市场上有许多房地产公司在造房子,市场供应量大,老百姓才有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房子,价格也自然会降到合理的范围内。
先不管潘先生说得有无道理,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下问题,即在目前之中国,有房地产商大面积的"死亡"吗?没听说啊。据说他们的确都活得有点难,而那基本上是由于他们不愿意向市场低头、死挺天价的缘故,但离死都还差着一截呢!所以,现在就谈他们"死亡"之后如何如何的事,感觉有点早。不过,既然潘先生提到了这个话题,我们便说一说也罢。
但是,房子是否可以比喻为煤、奶粉和猪肉,且不必说它。只问潘先生一个问题,2004年至2007年那几年间,房地产商是大面积死了,还是都十分阳刚的活着?那几年的房价又是在上涨,还是在下跌?今年才是2008年,咱们说到的那个时段过去的时间并不长,相信潘先生不会健忘吧!
而即使潘先生真的很健忘,咱们也不妨来看看当前的美国。要说房地产商大面积的死,现在美国还真是这么一种情况,而他们的房价是升了,还是跌了呢?有关这一点,让潘先生判断起来不是很难吧!
说完这些,我们需要回过头来看看潘先生的那个比喻。那么,恐怕潘先生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问题,即当煤矿关了,它当然就不能出煤了,而一般情况下市场上煤的储存也的确都很有限;当奶粉厂关了,它自然也不能生产奶粉了,市场上的奶粉储存与消费需求相比,一般也不可能做到很充足;当农户不养猪了,生猪供应当然也就断了,生猪肉的储存更不会长时期满足市场需要。这一切都没有错。然而,以目前中国这块土地上已经完工却还没有售出的商品住房来说,则即使包括潘先生在内的所有房地产商全都"死亡",恐怕最起码也足够市场消化好几年吧。何况,另外还有许多炒房客等着把当年"抢"到手里的房子往外扔不说,如今再忽悠人们"外国投机资本要抄底中国楼市"的话也根本不会人信了,因为,9月24日上海证券报的一篇报道明白无误的告诉人们,多家海外投行出货,逃离中国楼市!所以,即使如潘先生所言,中国的房地产商大面积"死亡",一段时期内市场恐怕并不缺乏住房这种商品,而且还会很充足。于是,潘先生之把房子比喻为煤、奶粉和猪肉,也多少有些不合适。
所以,拜托潘先生今后再为房地产行业争取一个能继续劫夺老百姓口袋里最后一枚硬币的政策环境时能找一些更好的理由,以免得惹世人视为极端唯利是图之小人,也免得那些不着边际的说法徒惹世人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