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97年有一位导演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划出了一个特殊的档期,专拍贺岁片,第一部名叫《甲方乙方》,从那以后,每到岁末,都有它的作品出现在大众面前,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功。但这个导演不满足,他总是期待转型,今年的《集结号》是彻底为了圆他自己的梦。
《集结号》是一个有关退伍老兵的故事,就为一次到底有没有吹响过的集结号,老兵失去了全连所有的战友,十多年来他魂牵梦萦不得安宁:那是在解放战争的一次战役中,上面的命令是一个连队的战士坚守4小时,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结果等了12个小时集结号也没有吹响过。
战争题材的大片,中国拍过不少,早期的《南征北战》、《红日》,到前些年的《大决战》、《大进军》,全都集中表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看到的基本上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是国家至上英雄无泪,可是,却看不到战场上的血雨腥风,看不到战争中人性的挣扎和迷茫,看不到小人物的孤独和无助,看不到个体在战争中的作用和位置,《集结号》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一个老兵——一个战斗英雄伤痕累累的内心疮疤,看到了在至高无上的集体荣誉下个人生命也不再是那样的无足轻重了,47个弟兄,他们也是人,他们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谷子地寻找战友遗骸的下半生我觉得比他在战场上的视死如归更为动人,在他不懈的找寻中,我看到了一种属于真正的中国男人的脊梁,那就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可惜从二十年前的“高粱地”之后,银幕上的中国男人再也没有如此高亢昂扬了。
冯小刚让人们重新正视战争中个人的价值,也让人们重拾对银幕上中国男人的信心。今天,中国的大银幕上需要的是一种刚强、一种坚毅、一种责任、一种缅怀。很庆幸,冯小刚让人们感受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