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游记》再度挑热《百家讲坛》
■国内研究梵文的学者不过20人
■季羡林不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幼稚可笑
■“不锻炼、不忌口、不嘀咕”是季先生的长寿秘诀
◎文/本报记者 颜雪岭
![]() |
“季羡林先生曾对媒体说,钱文忠上《百家讲坛》讲玄奘我很放心。”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对本报说。
钱文忠上《百家讲坛》讲《玄奘西游记》,创下收视新高。《玄奘西游记》不久将正式出版,首印30万册。
但钱文忠最受关注的身份,仍然是“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从大学就师从季羡林学习古印度语梵文、巴利文和西域文化,从那时开始在专业领域里研究玄奘。“《西游记》在中国妇孺皆知,但真正研究玄奘,研究佛教和西域语言、文化的,在中国寥寥无几。
季羡林创办的北大梵文巴利文专业,在1984年招收了包括钱文忠在内的8个弟子。这些弟子因为学了这门“古怪而又不实用”的专业,被很多校友视为怪物。大半弟子陆续转走,到今天仍然从事古印度语言、文化研究的,仅剩了钱文忠一人。
钱文忠其人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被称为季羡林关门弟子。19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
很想把玄奘讲得深入浅出
青年周末(以下简称“青周”):您在大学学的是古印度语言和文化,那时就开始“接触”玄奘了?
钱文忠(以下简称“钱”):我高中就接触这方面书籍了。但直到大学,才开始在专业范围里学习。我的大学专业是梵文巴利文,佛教和中外文化交流,也都在我们的专业范围之内,那肯定会牵涉到玄奘。就像你学中国文学离不开杜甫、李白一样。大学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青周:您大学学的内容应该都是很学术的吧,到《百家讲坛》怎么把这些内容讲得深入浅出?
钱:可能大家对这个领域不熟悉,就觉得难。我不觉得玄奘的生平有什么深奥。至于深入浅出,我是心向往之,我不认为自己已经做到。
在《百家讲坛》讲《玄奘西游记》主要的接受对象是不一定有专业基础的观众,我主要参考的是汉文资料《大唐西域记》、关于他的传记则主要参考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新旧唐书里的相关记载,当然还有他翻译的佛经,还有很多其他的相关资料。另外玄奘是用梵文学习的,我也会用到一些梵文。
青周:您的老师季羡林看过您在《百家讲坛》讲《玄奘西游记》吗?你们交流过吗?
钱:没有。我只是看见报道,北京有家媒体的记者有机会见到季羡林先生,问他:“钱文忠讲《玄奘西游记》,您是否放心?”。季羡林先生的回答是“放心,很放心”。
季老不会看我的节目,《百家讲坛》晚上都播得比较晚。90岁以前,他一直都是8点多就睡了,早晨4点多就起来了。现在具体不太清楚,但他的身体还是很好。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