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明:德国的小说虚的精彩
中国文学和德国文学在五六十年代的发展有相似的地方:非常强调文学政治化。九十年代德国文学出现了反思现象,但是我觉得中国文学在九十年代是松懈的,没有出现这样的反思性的文学现象,这是使我很不满的地方。
我最近看了红桃J当代德语小说集,我觉得这本小说集非常好。它汇集了德国近二十年来最好的作品,精彩极了。读这本小说,我一直有一种凉到背后的感觉,我觉得中国的作家应该读这本小说。中国文学的悲剧在于始终关注现在,反映唯物论的现实主义。中国作家的作品总是写得太实、太透、太重。读了德国这本书,我觉得德国的作家能够写得那么轻,写得那么虚,不去写透,我觉得更具有文学性。
我作为一个中国文学批评家,看见人家的东西好,我就会产生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我也知道中国有非常优秀的作品,但是我们作为中国这一代人,我们希望中国的文学更好,它本来可以更好,但是没有做得更好,这是我所痛心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