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水古民居曾因地产开发被大片拆除。 |
■文化遗址
鸡鸣驿:两次上榜,仍缺钱维护
方回应据河北怀来县博物馆馆长李鼎元介绍,鸡鸣驿曾经在2003年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布为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而此次已经是鸡鸣驿第二次被“点名”了。
李鼎元介绍,鸡鸣驿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墙受损严重。在整个城墙中,有大约50%的城墙是受损极其严重的,而这50%中又有一部分城墙已经全部坍塌。“有些地方是城墙的砖都坍塌了,土墙还剩在那里。
李鼎元告诉记者,在2002年的时候,清华大学曾经为鸡鸣驿做过一整套完整的保护规划,但因为经费问题,保护规划一直也没有实施。“2003年被公布之后到现在,这里的情况也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受损的地方增加了。”李鼎元还表示,保护鸡鸣驿最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
天水古楼群:没因开发拆古民居
天水市秦城区古民居有2000余座,古巷不下数百条,大都是明清时期官宦、富豪的故居。有知情人透露,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因为开发房地产部分老民居被拆除,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天水市文化文物出版局的王国庆否认这种说法,他说他们文物的维修已经竣工,目前主要进行道路清洁、电路和排水维修改造,将在本月30日前竣工,一小部分居民已经从老宅子里搬出来。他表示,自从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的专家去年来过以后,天水市对这片民居保护下了工夫,老房子现在都挂上了标牌。
团山古村:人口压力是主要问题
云南建水团山古村以19世纪的民居著称,主管团山古村保护规划工作的建水县城建局副局长李永生表示,1994年以来这个地方就成为一个旅游点,经常有游客前来。所以政府也进行了一些保护工作,在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专家去年考察之前,他们耗资107万元的一期保护工程就完工了,主要是对一些破损严重的建筑进行了维修,占用很多老建筑的学校也搬出去了,还组织了管理保护委员会。不过建水县文化管理所张建农所长说,团山古村保护的主要问题还是人口和环境的矛盾,“人口在不断增长,房子住满人了就出现私搭乱建现象,如果有火灾更麻烦”。但是如果村民过多迁出,则当地的生活方式、村风民俗又会消失,如何平衡是一大问题。
山西碛口镇:开发保护存在矛盾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临县境南,明清时期为我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上世纪30年代,碛口码头功能尽失,但留下了一座座相对完整的明清商业建筑群和周边村落的民宅深院。近年来一些扶贫项目的开展和高速公路开通已经破坏了古镇的文化韵味。但是在当地开饭馆的老板则对修公路表示欢迎,“修了公路可以有更多客人前来,否则没有客人,这里迟早也会被破坏”。碛口黄河旅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这几个月来,沿黄河的公路确实在修缮,相关文物单位还计划在碛口附近修建关于毛泽东当年在此渡黄河的纪念馆。(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