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报作为此次展览的合作媒体,还将精心制作一款FLASH动画的问卷调查,在展览现场和早报主页(www.dfdaily.com)邀请观众回答。问题非常“互动”,因为这本身是展览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问题并不复杂,参与问卷调查并获得高分的观众将有机会获得全年《东方早报》赠阅。 |
由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身体·媒体———国际互动艺术展”即将于7月15日至8月12日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举行。
来自9个国家的11位目前国际上最为活跃的新媒体艺术家将带来代表作和新作,每件作品都是首次在中国亮相,这是迄今为止国内作品规模最大的互动媒体展。参展艺术家包括互动电影的创始人JeffreyShaw、创造沙滩行走生命体的“造物主”TheoJansen、拥有奇特经历的互动影像艺术家Jean-MichelBruyere等,中国艺术家杜震君也将带来他的互动作品“清洗”。
展览将以观众的“身体”为载体,以“个人体验”为切入点,在技术崇拜的今天,就“艺术”与“科技”的边界问题展开探索,为“科技”与“艺术”架起人性化和情感化的桥梁,寻求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建立更开放的艺术概念。
展览策展人还邀请了北京多相建筑工作室以及荷兰著名平面设计组合托尼克(Thonik),从空间、平面视觉等多角度寻找身体与媒体,“看”与“被看”的互动关系,营造一个全方位的媒体互动空间。展览中将设有一个特别的“文献空间”,通过研讨、照片、文献、录像等形式,展现媒体艺术作品诞生的前后过程及遇到的困惑,消除艺术创作和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
这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展览,它的趣味在于“互动”。展览的作品被划分为三种类型。身体激活作品、身体在作品中和身体即作品。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观众进入展览空间的同时,就已经触发了一些艺术作品的运行。或者,整个作品就像一个有待完成的半成品,有待观众的填充。确切地说,观众很有可能成为艺术家创作阶段就已经预设好的作品的一个部分,甚至是完成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
观看艺术展览不再是艺术家提供内容、观众提供观看的单向度运动,不再是“陈列—观看—阐释”的闭合循环。观众用身体———人类接触世界的第一媒介,来体验和回应这种人和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当然并不是第一个互动艺术展。但不管何种主题、何种作品,互动艺术展总是让人兴奋。参加一次艺术展如同参加一场游戏,越来越被证明为艺术推广普及的有效手段。观众的游戏心态不会伤害展览的学术价值,因为展览的意义问题在另一个范畴内会得到讨论和确认———那是策展人里查德·卡斯特利(RichardCastel-li)和龚彦应该去做的事情,而友好有趣的艺术展览“界面”则会大幅提升普通市民对艺术的观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