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中国题材作品 |
6月的欧洲,因为威尼斯双年展、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卡塞尔文献展三大艺术盛会的同期举行而挤满了艺术家、收藏家、艺术爱好者———继威尼斯双年展开幕之后,昨天,已经连续举行38届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在瑞士小城巴塞尔对外预展,这是专门为世界顶级艺术收藏家和收藏机构开放的。上百万美元的作品标价也挑战着收藏者的经济实力———这里其实是借艺术之名的财富竞技场。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以其鲜明的商业性质和世界级定位让全球画廊趋之若鹜,但进入巴塞尔的展场并非易事,首先,长达三年的申请时间所设立的门槛就把许多画廊挡在了这场游戏之外。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预展现场共两层楼面,底层以大师级作品居多,毕加索、米罗、辛迪·谢尔曼、安迪·沃霍等成名艺术家的作品大量集中出现,尤其是毕加索,出现频率极高,几乎每隔三五个展位必见到一幅毕氏作品,涵盖他各个时期作品,虽鲜见佳作,却依然不断吸引着观众的兴趣。兴起于1970年代的极少主义艺术家作品也频频出现,如唐纳德·贾德等的作品,质量良莠不齐,挑战着参观者对于艺术品的判断力和感知力。
相形之下,新媒体技术为二楼的展位带来了更多的活力。达明·赫斯特的雕塑作品《孕妇》依旧保持着作者惊世骇俗的一贯做派,一侧望去是幸福的孕妇,一侧望去却是一具血肉全无的骷髅。虽然是预展,但很多作品已经被贴上了售出的红色标记。据业内人士透露,其实早在昨天,一批当地神秘人物早已先行下手,留给所谓VIP参观者的,也只是神秘的大人物们的“漏网之鱼”。
◇相关链接
艺术之城巴塞尔
巴塞尔是一个仅有20万人口的城市,这里有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博览会,有30多家博物馆,巴塞尔每年用于文化生活的资金大约有一亿瑞士法郎。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对收藏家、艺术商及艺术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从近代画家的经典之作到最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实验作品,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向观众提供了20至21世纪艺术全方位、高品质的展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