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纪念堂里,她紧紧咬着那块白手帕
最能说明毛泽东依旧惦念贺子珍的,或许正是他在庐山会议期间默写白居易的《琵琶行》。如今,“美庐”的一层展厅里就展示有毛泽东的手书《琵琶行》的复制品。但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在书写中漏掉了六句四十二个字:“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毛泽东如此手书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不得而知,但在相隔22年的“毛贺相会”之后,革命家毛泽东的理性或许已经被诗人毛泽东的浪漫情怀所打动吧?毛泽东的外孙女东梅还举例,外公毛泽东在这个时期还曾多次默写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比如《锦瑟》,比如《相见时难别亦难》等。尽管此后毛泽东和贺子珍都分别两次和三次登过庐山,但他们此后却再也没有相见,一别竟成永别!
1970年,毛泽东最后一次登上庐山。在“芦林一号”,有一次他和服务员聊天,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贺子珍对我最好,长得也漂亮。她后来有病,老怀疑别人害她,谁都怀疑,但不怀疑我。”此后,贺子珍安安静静住在上海湖南路一座幽静的花园里。花园里种有腊梅花,这是毛泽东喜欢的,贺子珍不准任何人摘。但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中国人一下子变得迷茫起来,好像轮船失去了舵手和方向。在东梅的记忆中,似乎只有外婆贺子珍出人意料地异常冷静,她叉着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自言自语:“主席身体不是很好吗?怎么,一下子就走了?”显然女儿对妈妈隐瞒了爸爸的病情。东梅在书中记述了外公毛泽东病重时,妈妈李敏最后一次见到父亲的情景:毛泽东已经不能说话,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用左手拇指与食指在女儿面前画了个“圆圈”。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有人说毛泽东在女儿李敏面前的这个动作,指的是贺子珍。因为贺子珍的生日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所以就有小名叫“桂圆”。而1976年的9月8日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毛泽东恰恰在贺子珍生日的第二天凌晨时分离开了这个世界。
三年后的1979年,新中国迎来她30岁的生日,贺子珍也迎来她70岁的生日。卧病在床的贺子珍想到北京去,想到她的丈夫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鲜血和生命建起来的新中国的首都看一看。女儿女婿自然满足了老人的心愿。9月8日,坐落在世界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静悄悄地迎来了最特殊的一位嘉宾———毛泽东的患难妻子贺子珍。贺子珍坐在轮椅上,在女儿女婿的陪同下,向毛泽东敬献了花圈,上面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时隔庐山相会又整整过去了20年,贺子珍再次见到了她的“革命战友”,她的“老毛”……贺子珍下定决心听从亲人和医护人员的提醒:不能哭。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她真的没有哭!经历了人生的至乐、至苦、至恨、至爱的贺子珍,紧紧地用牙齿咬着那块毛泽东送给她的白手帕,强忍着不哭出声来,而滚动在她眼里的一滴泪,怎么也掉不下来!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贺子珍嘴里紧紧咬着的这块白手帕,是不是42前的1937年她送给“老毛”的那一块?
|
|||
历史| 江青的后事遗体是如何处理 | 骚性难改的--川岛芳子 | “第一大将”粟裕授衔真相 | |
揭秘| 国军最风流上将-杨府十二钗 | 日军针对中国女囚们的兽行 | 于光远对华国锋印象:胆小 | |
人物| 溥仪:四个后妃都是摆设(图) | 主席逝世后下马的军工项目 | 大英帝国也曾向大清赔款 | |
小说| 史上与解放军交战过的21国部队 | 中国古人为何能兄妹通婚 | 让林彪无地自容的一代名将 | |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读书社区、小说连载、女性文学、精彩话题的精彩内容~~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