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一天清晨,翁帆起床后发现杨振宁不在身边。她急忙起来,看到卫生间灯亮着,杨振宁正坐在里面马桶盖上看报纸。看到翁帆,杨振宁起身迎上前:“你睡醒了?昨晚睡得好吗?”翁帆问:“你怎么到卫生间看报纸?”杨振宁说:“我看到你睡得那么香,怕影响你,所以,我就跑到卫生间里来了。”翁帆不好意思地说:“没事的。在卫生间看书,对人的身体多不好。”杨振宁摇了摇头:“不行,我曾看过报道说,开灯睡觉对人的身体不好。你不用担心,在卫生间看报也挺有意思的。”看到杨振宁为了怕影响自己休息,而宁肯把自己关到卫生间看报,翁帆心中很感动,说道:“谢谢你。”
丈夫的宽容、大度让翁帆很是感动,为此,她决定改变自己的作息习惯,和丈夫一样早睡早起。她给自己买来一个小闹钟。早晨,她被闹钟叫醒后,无论多困也坚持起床。中午有些犯困,她便干家务或者锻炼身体对付瞌睡。这样一来,到了晚上10点左右她就再没有精神了,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作息时间调整后,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自然多了。杨振宁在上世纪80年代曾出版过一本英文论文集,两人结婚后,翁帆开始帮助杨振宁整理论文,以便日后出中文版。
翁帆与杨振宁结婚后,常常跟着丈夫到世界各地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杨振宁夫妇酷爱艺术,每到一地,都热衷于参观博物馆或者各类画展。这其中,仍有着孩童般纯真的心的他们免不了做些小游戏。他们最常做的游戏就是,在进入一家博物馆后,彼此并不讨论,而是待出来后,才将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告诉对方。让他们惊异的是,两人的选择常常会相同,审美取向上的契合让他们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惊喜和温暖。
朗诵和写作诗歌也是他们共同的爱好。两人常常在一起朗诵诗歌,甚至将一些经典诗歌进行改变。徐志摩有一首题为《偶遇》的诗,杨振宁和妻子一起把它给改了:“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心,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晚霞灿烂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不要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当两人将这首原本忧伤的诗歌注入欢快的笔调时,他们不约而同笑了,为那“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