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波里来的人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82
迄今来华规模最大、第一个全面反映美国艺术发展历程的大型展览——《美国艺术300年:适应与革新》,于2月9日下午4时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次将持续到4月5日的展览汇集了在美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近120位艺术家的130余件作品,跨越了从十八世纪初北美殖民地时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当代美国的各历史阶段,系统地勾画了美国艺术300年的发展轨迹。这些作品来自欧美数十家博物馆与收藏机构,包括特拉基金会和古根海姆基金会。
“这次展出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孕育出来的丰硕果实,更是21世纪中美两国艺术交流将更加宽阔展开的标志。”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对这个展览高度评价:“这个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从美国艺术自身的文化逻辑及其与世界艺术的关系角度进一步认识美国艺术的机会,这将为中美两国的艺术在新的全球文化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铺垫新的基础。”
“作为一个全球文化机构,古根海姆对中国的投入集中在自身的身份和策略上。”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的总监托马斯•克仁斯说。“我们很高兴和上海北京的美术馆合作伙伴们一起工作,并意识到《美国艺术三百年》的首次巡展可以在中国举办。这场展览为我们国家历史文化上的发展和大胆的创意本性提供了非比寻常的视野。这次计划承诺在中国公众中增加对美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也希望能够成为中美之间大众和文化的对话的灵感来源。”
“一种国际视野影响着我们在特拉基金会所做的一切,”特拉美国艺术基金会的会长兼首席执行官伊丽莎白•格拉斯曼说。“要说最大的意义就是,我们举办《美国艺术三百年》的目标在于在中国观众中扩展和丰富对于美国艺术的知识。通过展示我们国家的历史和艺术的遗产的复杂性,在和中国锻造出新而持久的关系的同时,我们也在探索着分辨我们自身的文化。我们很高兴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上和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合作,并且再次向所有把珍贵作品借给世界分享的借方表示我们的谢意。”
“铝业基金会非常高兴能够赞助古根海姆这次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 《美国艺术三百年:适应与革新》 ,我们期盼着可以把这些美国体验的丰富表现和中国人民分享,尤其是通过这样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把历史带给地方观众的机会”,美国铝业基金会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阿莱恩•贝尔达说。“我们恭贺古根海姆组织出了这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出。”
“1998年,因为一个令人振奋的想法——《美国艺术三百年》,古根海姆和亨利•鲁斯基金会率先走到了一起,”基金会主席麦克尔•基里乾说。“使我们长期投入到促进中美更好的交流中,并为了更加全面的关注带来了美国艺术家的作品,这是一种自然的契合。很荣幸能够对300年来的美国艺术来到中国这件重大事件上有所帮助,中国已经和我们分享她的历史遗产很久了,现在我们很希望和中国人民一起分享我们这历史的遗产。”
|
试帽子的女士(黑帽子)
弗兰克·W·本森 1904 101.6×81.3cm 布面油画
[1][2][3][4][5][6][7][8][9][10][11][12][下一页] |
(责任编辑:李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