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后思考之四
中国文化内核里面有一种比较可怕的“空”,这种务虚的价值取向,在禅宗那里表现得十分鲜明,便是道家,也有鲜明的痕迹。“空”之于智慧说,则显于悟,且不论是渐悟还是顿悟,一但是悟开去了,人便是超凡脱俗了。 所以悟道的人,情愿深山面壁它十年,以求开悟,却也不去修炼一门技艺,从事农桑或工匠的事业。
话题不扯远了,俺写过一篇不尊重技师是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报应。确实如此,在俺中国,有真才实学的人一惯的吃不开,北京满街忽悠大师跑来跑去,油头粉面,日子过得比谁都好。在汽车界里面,这论坛,那讲座,把汽车产业说得钻天入地的人,可能是个连千分卡都不识为何物的人。而一个真正的汽车工程师、设计师,他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露个脸儿。
你说,写了一辈子汽车新闻还不能把语句写通顺的记者,怎么也在指点江山,说甚么中国自主品牌现在要造高级车?某汽倒是贴了个高级,某汽又买了个中高级,那是值得夸耀的吗?真是不如草根汽车企业从模仿做起,到现在开始自主研发了,虽然在这些文字混混看来很低端。这跟那顿悟接近一个路数,生活常识尚不清楚呢,于是大彻大悟到了前知千年,后晓百载的整一个务虚的主儿。
帕瓦罗蒂在中国家喻户晓,乔治亚罗鲜有人知,就是这样,工程师跟戏子相比,简直没法相比。俺在1994年刚到北京的时候,跟朋友讨论过一个问题,就是在中国的社会分工中,哪个角色最重要?后来得出结论:最重要的最不重要,最不重要的最重要。这挺拗口,然而可以说明事实。比如说,农民,他们生产粮食,最重要,人可以不坐汽车,不坐飞机,不看电视,但是人必须吃饭,不吃饭就会死人!看,农民重要吧?可是你看现实,在现实中谁还把农民当人?农民的农业户口,就是一个裸户口,没有福利,没有社会保障,好容易凑点路费进城打工,还给人安个农民工的头衔。农民工其实就是工人,谁不是农民工过来的?但是,他们没有工人享有的一切福利。农民工经常是城市人教育不学习的孩子的反面教材。然而,歌星呢?歌星唱歌,那歌听了当然有些快乐,但是不听绝对死不了人,总之是不会有农民重要,可是歌星都是富有阶层,有时俺看到的是一千个农民干一年,抵不上一个歌星唱几首歌。
诚然,歌星也是劳动者,这么比似乎不具可比性。俺说汽车工程师,他们在汽车制造的第一线,他们的生活境况绝对不会好过一些手操笔杆子半辈子而下笔不知所云的车记。俺对这个现状感觉总是怪怪的,关于中国汽车到底怎么做,应该怎么做,没有人肯听听汽车工程师和设计师的话。当然,也有些不造汽车也不设计汽车的工程师、设计师说起话来不亚于车记,但是他们已经不能代表工程师和设计师了。俺听老一辈的汽车设计师华福林先生说起造汽车,他可是当年造过红旗车的,他说造红旗车时哪敢有什么骄傲啊?都是紧张得把脑袋别在裤带上,那是政治任务啊!一个技术失误都可能成为政治事件。华老还主持过奥迪项目,但是他也不以此为骄傲,他骄傲的是他曾经设计出来“三口乐”家庭轿车,他说如果那时候能有民营企业家跟他合作,他的车应该是第好几代了,说不定已经是著名品牌了。
一个真正的汽车人,不会是虚妄的人。不会是一个天天想教导别人的人。为什么一个连千分卡都不会认的人,却能毫不胆怯地对汽车制造指点江山呢?这就是俺国的务虚文化使然。识几个字,认得几款车,跑过全球几大车展,拜访过几家汽车公司老板,就想当然自己是中国汽车的权威了,俺对这个现况感觉到惧怕,十分恐怖。
近些时来,俺看到国外两种声音,一种是以汽车商利益为代表的舆论,纷给指责中国汽车企业抄袭,一种是代表公道的,指责跨国公司在中国不义,二三十年来在中国赚得佃满钵满,也不肯向中国转让技术,以至于汽车的环保技术都不肯向中国转让,因此与跨国公司的中国企业到现在仍然没有汽车制造能力。
当然,问题还不完全是跟着跨国公司舆论起舞的俺国汽车舆论从业人,俺国的汽车工业的捉鞭人,则也比较吓人。一方便,天天喊创新,汽车是个有百年历史的成熟产业,到1980年代以后,大多是优化与改进,属于部件型创新发明。大的有些结构性微调,总之是这些了,如果中国汽车工业从1980年代模仿开始做起,现在的第五代到第十几代下来,中国汽车制造的情况会十分好了,不仅能占领中国的普通市场即中低端市场,出口那也是不会成问题了。难道是想向跨国公司证明,俺们也能创新吗?
所以,俺们看见,近几年来,俺国汽车公司老板,言必提创新,这成为一个时尚,像过去言必提革命,后来言必提改革一样,崇尚空谈,不事务实。俺相信,这些空谈主义大师颇有市场,大钱一烧,大话一抛,汽车造出来否不论,官轿儿越坐越好。俺觉得国务院提拔干部,哪怕从摩托界提拔,也要比汽车界好。虽然汽车界一再涂乌摩托界,也是说他们抄,然而人家抄的产品销往了全世界。
世界上,只有新技术即新专利不让人抄,此外没有人不让抄,俺国的务虚主义者改变了概念,只有创新才是有前途。这个逻辑成立,在眼前是正确的废话,最好少出来唠叨。然而真正触碰到制造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他们又闭口不谈了,因为真正在这方面一创新,忽悠大师们的利益又要损失了。因为他们的虚,是离不开这样一种务虚的文化氛围,求实进取,脚踏实地的干活,他们就得饿饭。
在俺国,哪天到了技术人才是令人仰慕的英雄,忽悠大师无有生存根基了,中国技术才是会大有希望,不然像现在这样,一个高级汽车工程师不愿干本行,宁愿从政从商,也不思制造了发明,在俺国说创新都是一场空。不要给俺什么指点,俺是从油渍斑斑的车间里出来的。
中国现在要改变的是干得好不如说的好的现状。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