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道光年间,一个年轻进士,与妻子感情甚好,驻京经年,书信不断,他在一信中调侃妻子,说思念不过,讨了个小妇,妻子不甘示弱,反调侃之,说那我也讨个小男。原本是少年夫妻的浓情蜜语,信笺放在私人匣中却被一个无聊同僚翻看,翻看后马上如获至宝地传阅,便沦为为笑柄,稍后则以闺门不谨、家教无方也被贬黜,仕途从此蹭蹬,话又说回来,能在家多陪娇妻,朝朝暮暮你侬我侬,什么捞什子官不官。
这等事儿,若放在今天,那同事一定会被打得满脸桃花开——偷看别人的私人信件还传阅,这还了得?
明面上大家都要做一个文明人,知道不能偷看别人的信笺,不能窥探别人的隐私,万一“不小心”知道了,也当守口如瓶、沉默是金。可说归说,做归做,即使是非常注意个人隐私的美国,照样有闲得没事做的家庭主妇,24小时呆在窗帘后窥视邻家,然后第一时间在社区里传播——据说一发生凶杀案,警察常常会登门拜访这些无聊主妇,因为她们很大可能“有意”无意地看到了现场。
中国人是有悠久群居历史的民族,两千多年都过着“同居”的生活——同族而居,一个村庄里的人从出生起就互相依赖厮守,别人的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就是别人的生活,房间里连门都不带安的,别人一挑门帘就可以进来,人跟人之间,无非是一层窗户纸,舔破了就看得彻底,人最好别有任何自己的特别生活、特别隐私,象开头说到的那个小进士,但凡有了,马上就会在第一时间被传为异类,然后遭受群体隐形或公开的处罚。
三八是个脏词,但在office里却被私下里广泛使用,“某人很三八”、“你怎么这么三八”、甚至网络上流行通告某事时,帖主会很谦虚和不好意思地宣言在先:“我也来八一八某事""""""”
可以说,无论是邻里还是办公室里,我们的生活都逃不脱八公八婆眼睛威风八面的扫描。而更糟糕的是,这种扫瞄往往是以善之名义:哎呀我关心一下你有没有男朋友啦,哎呀我就是想知道我们办公室的小李和隔壁的老张到底有没有第三者插足,还有小王的夫妻关系不好我想多劝劝他"""""""列宁说善良有时候极其恶毒,应用在这类人身上,十分恰当。任何一个八公八婆在毁坏他人生活时,无不高举“关心”、“谴责”的道德大旗,俨然没有了他(她),这个世界的道德秩序就要崩溃,这个世界的善良就要沦丧,而实际上,在公车上让座的人里绝对不会有他(她),见义勇为的人里,也绝对不会有他(她)——当观众正忙着呢!何况还要附带做好评论员工作?
八公八婆所喜欢的,只是以侮辱和损害他人,并乐于看到他人被侮辱和损害,而填补自己苍白无趣的生活里仅有的快乐,他们同时还天真地相信,自己这么做真的是充满了正义感,不这么想,他们爬虫一样的阴暗心灵,可真完全见不到阳光了。可就算见了阳光又如何?蟑螂一出来,爬得再快,只要被发现,还是被人第一时间踩死——所以你看,办公室里,八公八婆都混得不怎么样,也就越发地八了"""""""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