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社会:生于忧患,死于炫富
早先,世上没有富人,也没有炫富之说。在生产力落后,物质匮乏的农业文明时代,财富声名狼藉。是以,亚里士多德以自给自足为幸福,中国人以安贫乐道为人生最高境界,以节俭为持家之本、治国之策。 仇视、鄙夷富人的文化传统可谓悠久深刻,“为富不仁”和“不患贫,患不均”的观念根深蒂固。
彼时,财富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精神负担,缺乏契约、法治前提的伦理诉求,导致了私人财富积累的非正当性,所谓“藏富如防贼”、“家财不可外露”。虽然国人又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然炫富于人于国,多为悲剧。
如贵族炫富,其背后则是“尚于玄虚,贵为放诞”,或卖官鬻爵,政事糜烂;大国炫富,其背后则是徒增浮华,消耗国力。
是以石崇和王恺斗富,西晋短短二十余年后而亡;而元雍和元琛的攀比,则在十几年后葬送了北魏近一百五十年的基业;法国路易十四死后70多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似乎生于忧患,死于炫富。
【纪事】
沈万山请犒军队,犯天威流放边陲
700多年前,当沈万山被迫离开江南故园时,他也许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富可敌国,会给他带来如此下场?也许他一步一回头,会想起从前弟弟的告诫:“锦衣玉食非为福,檀板金樽可罢休”,能有所悟。
金陵城的城墙已经修好了,巍峨宏伟,一派皇家气象。而那个应承了筑城三分之一费用的人,就要长枷铁镣发配边陲。此前,因为朱洪武要修整金陵城的城墙,身为江南首富,他主动捐资,一时朝野震动。他又想趁热打铁,学吕不韦做那“立一国君之利”的大生意,请犒军队,结果惹恼了明太祖。
于是,这个中国14世纪杰出的理财大师南行万里,最终客死云南。在他的家乡苏州周庄,只留下一些流水和石桥供后人凭吊,留下一些关于他财富的传说,让世人议论纷纷:一说他得了聚宝盆,一说是得了点金术,一说他行商做贾,继而“通番”,由小民跃至巨富。其间散落的若干文化碎片,让数百年后的文化人余秋雨还忍不住叹息再叹息:
沈万山也许至死都搞不大清究竟是什么逻辑让他受罪的。一种对中国来说实在有点超前的商业心态在当时是难于见容于朝野两端的,结果倒是以其惨败为代价留下了一些纯属老庄哲学的教训在小镇,于是人们更加宁静无为了,不要大富,不要大红,不要一时为某种异己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而产生焦灼的冲动,只让河水慢慢流,船橹慢慢摇,也不想摇到太远的地方去。
石崇王恺斗富
石崇与王恺均为西晋的超级富翁,这两人的斗富史,足以照得西晋的天空金光闪闪。王家用糖水洗碗,石家就用白烛当柴火烧;王家大门口铺了四十里的紫丝屏障,石家就铺五十里的彩缎屏障。石家的绿豆粥和炒韭菜一年里可以随叫随到,要知道这在没有高压锅和温室的西晋可是相当高级,王恺没辙,只好买通石崇的家奴才知道方法,但已经失了声势。王恺得到他的皇帝侄儿送的一株两尺高的珊瑚树,就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石崇用眼睛瞟了下,就拿把铁如意击碎了,随即叫人从家里拿来几株六七尺高绝世罕有的珊瑚树来还给王恺,让王恺怅然若失许久……
市场社会:
纸醉金迷的享乐主义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催生了人类创造财富的伟大浪潮。所谓“资本一来到世间,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在一批批西方富豪们或靠掠夺,或靠资本积累残酷地聚敛财富时,新教伦理所倡导的合理利用财富,有义务过自我克制生活的精神,也逐渐演化成了一种节制、负责的文化,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至今主宰着西方现代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的道德。
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富豪也炫富,且每有惊世之举。新兴富豪可以一掷亿元打造豪华游艇,可以从旧金山飞往伦敦,只为购买一双花点丝袜;而老派富豪骨子里却一直有着俭朴的精神传统,他们秉承“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的财富观,在占有财富的同时又通过慈善方式分散财富。
而在中国,在历经“越穷越光荣”的短暂“炫贫”后,终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权力资本化孵化出来的新一代富人,暴富之后是更为狂暴的消费,是纸醉金迷的享乐主义、攀比心理,把原始积累时期拜金主义者的炫富行为,发展到光怪陆离怪象迭出的阶段。比如摔茅台比赛,比如30万元买一个车牌。
学者说,这种狂欢式的、非理性的消费主义并无助于提升本国经济素质,和我们惯常所提倡的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是两码事。而炫富的背后则是仇富,是“患不均”的社会情绪。
【纪事】
黄金宴上说黄金
海味山奇不足珍
黄金宴上说黄金,海味山奇不足珍。异彩流光满堂亮,高谈阔论举座尊。
轻歌曼舞惹人醉,软语呢喃谢知音。可怜多少黄金宴,平民百姓暗伤神。
这一首网络上的诗,说的是20世纪90年代,风行东南亚,在中国大陆也时有出现的黄金宴。据说,“黄金宴”上菜肴,包以特制超薄黄金,看上去金光灿灿,满席生辉,进食时富人齿间金光闪闪,有纸醉金迷之感。
时人评点:《红楼梦》中尤二姐吞金自尽,今日之富人,以大无畏之精神,吞金自炫,可圈可点。只是“一桌黄金宴,百家养命钱”,动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花费,又惹起多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慨。
黄金宴的故事说的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初,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纸醉金迷的享乐主义、攀比行为,诸如:购车非宾利、奔驰、悍马、劳斯莱斯、宝马莫属,买房一掷千万乃至亿元,种种超现实怪诞现象,每每令人瞠目结舌。
现代活死人墓
“活死人兮活死人,风火地水要只因。”金庸小说里有个活死人墓,而现实生活也出现了活人墓。新富人们把金钱砸进地里,无辜的青山里长出了活人墓。佛山市一位“小皇帝”,8岁时就有了自己的墓地,据说,墓地“风水”极好,能保佑他考上大学、做大官。而重庆市某烟草公司原副总,其“活人墓”占地约1亩,历时3年完成。
网络时代:在炫富的同时辱穷
这是一个一夜暴富由神话变为现实的年代,知识经济以更迅猛更快捷更传奇的方式,成批量地生产着财富英雄。人们对财富的急速占有欲望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中国,一夜间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
炫富就在社会急剧分化中开始了,暴富者以其豪华诱人歆羡,白领之类的中产阶层以炫富欺贫为乐事,把社会经济地位低于他们的人一概贬斥为“竞争中的失利者”,对习惯于平均主义的国民构成了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
这种情绪一经反映到网络上,就如火星丢到了干草上,顷刻间就会燃起熊熊大火,就会激起铺天盖地的讨伐,夹杂着对暴富者暴富手段普遍不光明的义愤,对富人缺少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的不满。
而看客及参与者往往多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可谓轰轰烈烈,令人通宵达旦欲罢不能。从关于财富,关于上流社会的大辩论,最终归结到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富人为什么歧视穷人,以及诸如此类的社会公平问题。
【纪事】
雅阁女网上辱穷,如街鼠人人喊打
“像我这样有品位高素质的高级白领,自然要开高品质的汽车了,所以本田雅阁成为我的最爱……我开着我的本田雅阁,我的生活也要飞起来了。”
8月的一天,一个女白领在网上以梦游般的语速,以飞起来的姿态,优雅地讲述她开本田雅阁,砸人QQ破车的经历。“你开QQ,不是你的错,错就错在你超了本田雅阁,本田雅阁也是你配超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后来得名“雅阁女”的女子,很快遭到网友的抨击。面对狂轰滥炸,“雅阁女”气定神闲,以视频的形式,接连抛出“工资3000元以下的都是低等人”、“收入决定身份,身份决定一切”的重磅炸弹,以高高在上的语气,宣称自己如何高贵、有钱,鄙视穷人。
以上视频一出,雅阁女顿成网络公敌。一时沸沸扬扬,社会学家忙着分析炫富的心理,百万网民表达道德义愤,恶搞者开始恶搞,一曲《雅阁女之歌》在谩骂与竖中指中流传,“开着本田,开着雅阁,不是你的错,爱不爱国,我没资格说,但是前辈说的话,希望你记住,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佛祖对你有一句话说,闭上贱嘴,立地成佛”。
而雅阁女,这个被网友评为“本年度最浅薄的女人”的女子,就在一片喊打声中,似乎消失了。她是谁?这个MM为什么甘愿冒在网上被狂骂的危险发表这样的言论?
有人说,她是北京一白领,有人说她是哈日派的典型代表,有人说她是想借机炒作,她可能是个网站的托,如果网民真的被“哈日”、“工资3000以下的都是下等人”激怒的话,那么很不幸,网民成了又一个网络红人向上蹿升的“燃烧剂”,又做了一次利益集团走向财富之路的垫脚石;也有人说,这一出以炫富贬贫为名的闹剧,不过是疯子演戏,傻子看戏。还有人说,她可能患有“夸大妄想症”或“超价观念”,她病了,病得不轻。
她病了,还是这个社会病了?只有天知道。
周易决战江湖
2005年春季,号称上流社会人士、深信人分三六九等的易小姐在天涯社区上连续发帖,表达自己对光脚的民工、贫穷的农民、乞丐、大学4人共用宿舍、大学食堂里加了味精的菜等\的强烈不满和鄙视。
正是这些帖子,制造了成吨的口水,引发了史上最强的互联网口诛大战。对那些实力不够的讨伐者,易小姐淡定地亮出自己的家底:姐姐有6000万美元资产,家里和船王之家相交甚密、几个侄子一个月的飞机票都要上万美元、每两三天就从俄罗斯飞到三藩市去玩……唬得群杰只能一边退让一边瞎嚷嚷……
就在此时,周公子翩然而至,用“北纬67度3分”的ID号轻松地对易小姐“一剑封喉”:“令姐有6000万美元?她好穷啊!”周公子自称来自六大世家中的汝南周氏,而沈周李张顾陈六大世家里没一个听说过易家的。周公子好心纠正了易小姐的某些关于他们上流社会的错误,如真正的贵族都用私人飞机,贵族从来不把圣弗朗西斯科叫成三藩,因为那很土;并且,没有了贵族的俄罗斯再也不是上流社会的流连之地了,他们现在都去阿拉斯加钓鲑鱼或者去中非草原打猎。
追击之下,易小姐有点慌张,连忙说自己穿PORTS,可周公子的妹妹们穿的衣服都是在巴黎皇后区的几个店专门订做;易小姐家里车都是日本车,而周公子的上流社会都只开白色雪弗莱;易小姐喜欢在家里或者花园饭店喝咖啡,周公子们只喝茶;易小姐没有家庭教师,没有私人律师和法律顾问,没有专门的猎犬,养不起1000万美元身价的赛马,没有30英尺以上的游艇……最重要的是,易小姐没有周公子有的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打猎海钓滑雪骑马,她要工作,而上流社会的周公子是不用工作的!
周公子吹吹剑刃,在对手沉默、众人失神时,复隐于江湖。从此,江湖里,关于暴发户与真贵族的传说,更加传奇与神秘。很多天过去了,江湖上还流传着那个看完需要7个小时以上的帖子。(记者:谢海涛 实习生:潘爱娟 朱俊琦)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