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弹战术也失去效力
这时的中国大地,烽烟滚滚,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解放了西安、上海等大城市,战局更是瞬息万变。解放军发起对西北各省的战斗后,广州政府更犹如惊弓之鸟,讨论是否应当从新疆撤兵。 争论的焦点又是归结到两个方面———主撤派说,若不撤,久则溃变;撤,则内地增兵,有裨于军事。阎锡山一句话也没说,心里却在两种方法作出权衡,共产党的部队进逼太快,轻举妄动一定会输个精光。当会议结束,两种意见都作为方案留交阎锡山考虑时,阎锡山支持了“不撤”的意见。这样做,既可以不必花时间考虑撤退事宜,也可以把失败的责任推给胡宗南。
为了稳住西北众将领的心,他决定采取“银弹战术”,向各大头目给点钱。阎锡山自认为对西北熟悉,先通过关系拉拢绥西的屯垦军,以空运提供武器装备和提供经费为条件,将他们编成一支5万人的军队,以河套为中心,建立“大西北反共根据地”。拉拢马步芳就更为郑重了,先把马步芳接到广州来,对他许诺在西北的四省陕甘宁青,允许他有自行征粮的权力,把原来甘肃省长调离,西北变成纯马家天下。而对绥远董其武、湖南的程潜和陈明仁等也大施银弹战术,结果全无效果。大西北也犹如经历地震,三马(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中,马鸿宾起义,兰州、银川解放。不久,新疆的陶峙岳也起义,西北地区的壁垒彻底瓦解,也宣布阎锡山的银弹战术灰飞烟灭。
最终的结局
李宗仁已经越来越担心,没有兵是不可能保卫广州的。于是,他起草一份文件给蒋,保荐白崇禧接任国防部长,按规定文件要“代总统”和“行政院长”签名,他已经签上“宗仁”的大号,再专函送阎锡山,没想到阎扣下了,十多天压着不发。李宗仁急了,让人转告阎锡山,要他快一些“请辞”。阎锡山回答干脆:“我不辞‘国防部长’兼职,如代总统令免,还得我(按:行政院长)副署,否则代总统不能发布任何命令。”阎锡山当然知道,蒋、李矛盾加剧,但他只能听之任之。
人民解放军的攻势犹如雷霆万钧,秋风扫落叶,10月10日,已经逼近花县新街,阎锡山的“内阁”虽一筹莫展,但这一天,还是在绥靖公署大礼堂举行“双十节”庆祝大会,组织5000群众在中山纪念堂举行纪念大会,最后还派飞机撒反共传单,街头进行反共宣传,中央公园还有话剧、音乐表演,最滑稽的是仍在公园里义卖“国旗”。10月12日零时,李宗仁正式宣布,“政府”迁往重庆办公。这天,广州政府的大批官员都飞到重庆,李宗仁去了桂林,阎锡山则到了台湾,在那里的电台发表简短的讲话,要求全国同胞“等一等”、“忍一忍”,“只要万众一心,就是人定胜天”。
但是,一切叫唤都不能挽救彻底的失败了。10月13日,按原来的计划,阎锡山还要回广州一次,但广州已经面临解放,他只好从台湾直飞重庆,永远离开了广州。
(责任编辑: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