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诗人赵丽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网络恶搞对象,近日,猫扑、天涯、西祠等以八卦著称的互联网论坛争相转载她的诗歌作品,每个帖子下面都跟帖无数,赵丽华被称为“诗坛芙蓉姐姐”,她的作品被称为是“梨花体。 ”
诗歌在现代,早已失去了所谓的标准,下半身、口水诗的流行,使得诗歌——这一在中国有着悠久传统的文学形式,堕落成任人糟蹋的残花败柳。在文学被边缘化的今天,诗歌在现实社会遭受到的冷遇更让人齿冷,最极端的现象是,很多真正热爱诗歌的人不敢以诗人自居,以往很受尊崇的称谓,现在成了一种侮辱。
在网上流传的赵丽华的几首诗认真读了,比如《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赵又霖和刘又源/一个是我侄子/七岁半/一个是我外甥/五岁/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往坏了说,这是一首典型的毫无意义的口水诗。往好了说,在自白的句子背后,也隐藏着一种令人感到亲切、自然的意境。让疏离中国诗歌已久的普通读者来判断,这是诗还是非诗,的确是个难题。但著名诗人流沙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以专业的口吻说了,这不是诗。
纵使流沙河认为赵丽华这些在网上被不断复制、恶搞的作品不是诗,也只是一家之言。诗歌虽然一片死寂,诗坛却还是五彩缤纷的,总会有人喜欢赵丽华的诗歌。否则赵也不会在《人民文学》等著名期刊上发表大量作品,成为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为,担任某诗歌刊物编辑部主任——也许,正是这些看上去颇具备官方色彩的背景,才使得赵丽华成为被恶搞的对象。瞧瞧,诗歌奖评委的诗都写成这样了,中国现代诗还能有活路吗?
中国现代诗的确没有活路了,好的诗人死的死、跑的跑,剩下的不是住进精神病院就是各地流窜食不果腹,掌握了文化资源的“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两个群体分成两个派别,掐架得时间多于写诗的时间。网络诗歌论坛的兴起,大大降低了诗歌发表的门槛,在这些论坛注册完成一个ID的同时,就意味着诞生了一位网络诗人。网络诗歌繁荣的时间总共不超过半年,很快被数不清的骂战和劣质诗歌淹没,当年热闹一时的诗歌论坛如今少有几个不荒草凄凄的。
赵丽华的诗歌被恶搞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诗人的不团结、不争气导,读者对诗歌的失望,两种原因导致恶搞势力开始对诗歌开刀。赵丽华被选择是因为,下半身和口水诗本来就具备一定的恶搞要素了,没法升华、无从下手,而赵丽华不仅在官方诗歌媒体担任职务,且是数个诗歌奖项的评委,属于“知识分子写作”那一伙的,一旦脱离了华丽的词藻,转身投入口水诗的怀抱,很容易被认为成“诗歌投机分子”,是诗人创作偷懒和诗歌整体堕落的最好象征,各个条件水到渠成,赵丽华在所难逃。
网络恶搞作为一种群体行为,发泄情绪,营造一场话语狂欢只是表象,严肃地看待网络恶搞,总会从中看到某种社会意识形态。好在赵丽华在对待作品被恶搞很看得开,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冷静地去分析被恶搞的原因,体现出超越一名诗人之上的文化关怀。这是值得尊敬的,同时也会让恶搞诗歌之风迅速地降温。如果每个被恶搞的人都能怀有这种心态,或许网络恶搞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如此泛滥。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