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独特的创作型女导演——基拉·穆拉托娃
基拉·穆拉托娃是俄罗斯影视业中少有的女性创作型导演。 她1934年11月生于奥德萨(乌克兰),曾就学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1959年毕业于全苏国家电影学院导演系,从1961年起在奥德萨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懂法语,现居奥德萨。她独树一帜的风格,严谨的哲学思维模式,她的智慧、敏锐和坚强都使她在“疯狂的”、由男人统治的创作型导演世界里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总的来说,她所有影片里的人物都有那么一点怪异,乍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棱角,有时甚至是空虚的或者是神经质的。但正是在这样的人物中她把握到了现代人,现代“说俄语的人”的性格特征。“我喜欢拍说俄语的人,不管他们身处何处”——她说道。她非常善于利用镜头和戏剧性的冲突来抓住观众的眼球。她的电影总是冲突不断:胶片和现实,演员和角色,还有创作者的意志和电影本身都充满了矛盾。这应该说是一种进步,是品位不断提高的观众所需要的。
穆拉托娃执导的影片不断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1987年,影片《长久的送行》在瑞士洛迦诺获Fipressi奖;1990年,影片《虚弱症》又摘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多个国内大奖;2002年因影片《次要的人们》获“Кинотавр”电影节评委会奖;2005年的《调音师》再次获“НИКА”奖最佳导演奖提名。2004年,乌克兰总统库奇玛向穆拉托娃颁发了国家最高奖章——“智慧的雅拉斯拉夫”四级勋章,以奖励她为文化和艺术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在电影事业上多年来取得的成就。
欧洲观众在她的影片中看到了他们要寻找的东西:灰暗的、潮湿的、寒冷的,同时又有着骄傲名称“俄罗斯”的国家和那个国家里坚强、又有点神经质的女人,她们酗酒的丈夫,不幸的金发护士和其他一些怪人。谜一样的国家,谜一样的人。基拉·穆拉托娃尽力向观众传达一种被她称为“第五维”的特有的东西——心灵、精神和感觉。所以她的电影有时让人感觉怪怪的,她是在用另一种语言——情感和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叩开我们的心灵。
穆拉托娃不在影片中着意美化或过滤现实,但也并非还原现实。在这两者之间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点,一个被我们称之为“艺术性”的平衡点。至于为什么穆拉托娃的影片得到的都是一致的正面评价,这是因为她的电影最大限度地远离了政治和意识形态。
除扬名国际影坛的少数俄罗斯导演外,近年来俄罗斯还崛起了米纳耶夫、普罗斯库林娜、萨季洛娃、格尔曼、巴拉巴诺夫等一批年轻导演,他们思想活跃、勇于开拓,已在俄罗斯乃至世界影坛崭露头角。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俄罗斯将会取得更高的成就。
(责任编辑:李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