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的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五一六通知》宣布:“撤销原来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中共中央于1966年5月28日发出关于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名单的通知。组长陈伯达;顾问康生(1966年8月2日中央又决定陶铸兼任顾问);副组长:江青、王任重、刘志坚、张春桥;组员:谢镗忠、尹达、王力、关锋、戚本禹、穆欣、姚文元。
批发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热烈支持”清华附中的红卫兵,成为毛泽东点燃“文革”最轰动、最有影响的两把火
“文化大革命”的纲领(即《五一六通知》)有了,“文化大革命”的领导机构(即中央文化革命小组)也有了,下一步就是怎样把群众发动起来了。在这方面,毛泽东又接连放了最轰动、最有影响的两把火。
一把火就是批发聂元梓等7人5月25日贴出的《宋硕、陆平、彭卧圃谖幕大革命中究竟干了些什么》的大字报。这张大字报是康生通过他的老婆曹轶欧秘密策划的,目的是“在北大点火,往上搞”。大字报攻击北大党委根据北京市委的黑指示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在全国掀起声讨“三家村”的斗争高潮之后,“按兵不动,冷冷清清,死气沉沉”,压制广大师生的强烈革命要求,企图把革命的群众运动纳入“修正主义轨道”。大字报贴出后遭到广大师生的反对,也引起了中央的注意。周恩来派人严厉批评聂元梓违反了中央规定的原则,搞乱了中央的部署。康生大概觉得事情不妙,需要“最高”发话,急忙将这张大字报的底稿(有的说是抄件),背着在京主持工作的常委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送给在外地的毛泽东。毛泽东于6月1日看到这张大字报后,一方面打电话给康生、陈伯达,说要广播,同时又在刊有这张大字报的《红旗》杂志、《光明日报》总编室1966年5月27日印发的《文化革命简报》第13期上批示:
康生、陈伯达同志:此文可由新华社全文广播,在全国各报刊发表,十分必要。北京大学这个反动堡垒从此可以开始打破。请酌办。
当晚,新华社全文广播这张大字报。第二天,《人民日报》又在头版发表这张大字报,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一时全国震惊,举世注目。这张大字报像一个火球投入了干柴,引起铺天盖地的燎原大火,烧焦了中国各地一个又一个“反动堡垒”!康生6月2日到北京大学向师生讲演:“大字报一广播,聂元梓解放了,我也解放了!”聂元梓8月2日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华北组会议上说:“毛泽东在全国公布了这张革命的大字报。这天北京大学爆炸了!北京城爆炸了!全国也爆炸了!”周恩来在接见红卫兵时也说:毛主席批发一张大字报,“把全国全发动起来了”。
再一把火就是“热烈支持”清华附中的红卫兵。清华附中是红卫兵的发源地。1966年5月29日,清华附中的一批干部子弟建立起名为“红卫兵”的组织。他们除参加社会上批《海瑞罢官》、“三家村”的斗争外,并和学校的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作斗争。他们以“造反”为旗号,于6月24日、7月4日、7月27日连写三篇“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他们的活动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感到有压力。7月28日,在海淀区的一次文化革命工作大会上,他们将《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再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和给毛主席的信,托到会的江青转交毛泽东。毛泽东8月1日就给他们写了一封意义严重而又热情洋溢的信。其中说:
你们在7月28日寄给我的两张大字报及转给我要我回答的信,都收到了。你们在6月24日和7月4日的两张大字报,说明对剥削阶级压迫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党派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他们的走狗,表示愤怒和申讨,说明对反动派造反有理,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支持。同时,我对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红旗战斗小组说明对反动派造反有理的大字报和由彭小蒙同志于7月27日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大会上,代表她们红旗战斗小组所作的很好的革命演说,表示热烈的支持。在这里,我要说,我和我的革命战友,都是采取同样态度的。不论在北京,在全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凡是同你们采取同样态度的人们,我们一律给予热烈的支持。还有,我们支持你们,我们又要求你们注意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对于犯有严重错误的人们,在指出他们的错误以后,也要给以工作和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马克思说,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如果不能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就不能最后地得到解放。这个道理,也请同志们予以注意。
毛泽东的这封信一传出,红卫兵组织和红卫兵活动拿到了“尚方宝剑”,一下子风靡全国,震惊世界。诚如毛泽东自己所说:“北京大字报一广播,红卫兵信还没发出,全国红卫兵都动起来了。”此后,毛泽东又接二连三地接见了各地到京的红卫兵。这样,“文化大革命”就被毛泽东一把火又一把火地“点”起来了。
来源:中共党史网
(责任编辑:李岩) |